红木网





林作新:家具业的未来要让工匠变成操作员!




2021-08-16         

近年来,许多人都在鼓吹学习日本人的“工匠精神”,日本人称为“匠人精神”。

 

工匠与工人有什么不同呢?这些称呼都是源自西方,或者更是日本人翻译的说法。

 

工匠与工人

所谓匠人,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,在英国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,有自己的店铺,从事某一行业,并且加入了行业公会。这些人,被称为“工匠”,日本人称为“匠人”。

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,有另外一大批人,可能有一些手艺,但没有自己的工作场所,只能替匠人打工,赚取生计,这些人称为雇工(Journyman)。类似中国农村的佃农。


工匠变成工人

工业革命之后,新生了许多各行各业的工厂,工厂不但使用新的设备,也采用了新的生产制度,工厂吸收了大量的雇工,使雇工领工资,变成了工人。

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结构,由于工厂有更高的生产效率,产品的质量标准化了,价格更便宜了,冲击了原有的手工业,工匠的店铺维持不下去了,最后沦落到工厂当工人,和过去他们看不起的雇工一样,靠工资过活。


什么是工匠精神

但现在为什么人们又开始鼓励工人学习“工匠精神”或“匠人精神”呢?工匠与工人在本质上,有什么不同?

原来的工匠,是“有产者”,他们有店铺等工作场所,有生产工具,制造产品出售,自产自销,赚取不错的利润,是替自己打工,是小老板,因此工作态度就不同了,早干晚干,精益求精,希望多干一点,干得好一点,卖个好价钱,用现代的话说,是积极性高。

“工匠精神”就是积极性高,但单单鼓励工人提高积极性,有用吗?没用,因为生产关系没有改变,关键是要改变生产关系。


改变生产关系

现在许多工厂改变生产关系,将原本简单的雇佣关系改为承包制,可以分工段承包,也可以整条生产线承包,双方商议好工价,可以从包工做起,然后进行包工包料,在指定的时间里做完产品,验收后结加工费。

这种方式日本人称为“下受”。

通常包工头对下面工人,会采用计件的方式,多劳多得,工厂方只要将验收标准卡紧,就会发挥效率。

工匠精神因此回来了!只不过工匠不是从前的小店铺的手工业者,而是小微企业个体户了。


追求数控化

承包制度下的“工匠精神”,是不是工厂追求的最终目标呢?当然不是,因为这太靠承包制度下的个体户及工人了,太靠工人了。

工人还分两类:

——有传统技艺的工人

——没有技艺的工人

现在有传统技艺的工人,比如木工,月工资都上万,而且好技艺的工人越来越少,年龄越来越大,这是我们实木家具厂都得面对的问题。

学术界、工业界不都在喊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,甚至第五次工业革命吗?我不太喜欢这些口号,但仔细看看,板式家具进入全面自动化是比较有可能的,但板式家具毕竟只能满足功能性的需求。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还需要满足美感与文化等等方面的需求,实木家具或板木家具,还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市场的主流。


工人变操作员

那怎么提高生产效率?怎么减少对工人的依赖?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。

匠人变成工人,工人又变成匠人,然后呢?

我们的机器制造业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办法,最近几年来,中国的木工机械有长足的发展,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数控化机器,比如数控带锯、数控四面钻孔......

当然许多机器外国也有,也比我们早,但因为价格太贵,维修不方便,更有一些外国厂商,掌控软件,定期更新要付费等等,这类设备国产化之后,就更容易普及了。

因此,接下来就不要再鼓吹“工匠精神”了,应该鼓吹数控化,自动化,使工匠工人变成操作员。

最理想的操作员是中专毕业,具有一些应用电脑的知识,比较容易培训,工厂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来工作,让年轻人觉得他们的工作,有点像玩电玩。

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数控设备只是设备而已,怎样利用这些设备,使这些设备生产出你要的产品,这些生产工艺规划,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。

但这一定是未来的方向。